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级建筑职称 > 考试题库

中级建筑职称考试题库

生态学基础

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A B C D
2
下列不属于按组织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是()。

A.个体生态学

B.景观生态学

C.进化生态学

D.种群生态学

A B C D
3
下列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养鱼池

B.农田

C.荒漠

D.城市

A B C D
4
某生物种群波松分布的方差为V,平均数为m,且V<m,则其分布型是()。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

A B C D
5
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能够疏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所消耗。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合成作用

D.呼吸作用

A B C D
6
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这种寄生生物是()。

A.兼性寄生生物

B.专性寄生生物

C.腐性生物

D.碎食性生物

A B C D
7
生态学的基本视角是()。

A.整体观和综合观

B.统计分析和模型研究

C.与其他科学结合

D.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A B C D
8
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

A.限制因子

B.生物因子

C.直接因子

D.间接因子

A B C D
9
群落交错区存在于两个群落的边缘,群落交错区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的原因是()。

A.群落交错区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复杂

B.群落交错区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简单

C.群落交错区外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复杂

D.群落交错区外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简单

A B C D
10
多生长在旷野、路边和森林中的上层乔木,草原及荒漠中的旱生、超旱生植物是()。

A.阳生植物

B.阴生植物

C.耐阴植物

D.湿生植物

A B C D
11
下列关于生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越不可能有相同的生活型

B.生活型相同意味着植物适应的环境特征相同

C.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具有相似的形态和适应特征

D.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不一定属于同一分类单位

A B C D
12
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同下列哪一项相当?()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A B C D
13
逻辑斯谛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逻辑斯谛系数,其意义是()。

A.环境压力的度量

B.环境负荷量

C.增长量

D.常量

A B C D
14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和C分别代表()。

A.发育历期、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

C.有效积温、平均温度

D.发育历程、生物学零度

A B C D
15
植物分泌毒素抵抗微生物入侵称为()。

A.他毒作用

B.他感作用

C.抗毒作用

D.抑制作用

A B C D
16
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以微观层次为主

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C.以个体层次为主

D.以宏观层次为主

A B C D
17
下列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A.天敌被大量捕杀后,雷鸟种群因球虫病大量死亡

B.植物发展了有毒化合物的产生,食草动物体内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

C.真菌菌丝穿入到松树根部,为植物提供氮元素和矿物质,松树为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

D.大豆被动物啃食后,能通过增加种子粒重来补偿豆荚的损失

A B C D
18
群丛是植物的基本单位,相当于植物分类中的()。

A.种群

B.群落

C.物种

D.生态系统

A B C D
19
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13.5℃,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250℃,则其在26℃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

A.30天

B.50天

C.40天

D.20天

A B C D
20
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温度

B.坡度

C.坡向

D.海拔

A B C D
21
无限环境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A.J型

B.S型

C.倒J型

D.V字型

A B C D
22
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逆行演替

D.周期性演替

A B C D
23
生态效率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n+1营养级的取食量/n营养级的取食量”的值为()。

A.同化效率

B.生长效率

C.消费效率

D.林德曼效率

A B C D
24
冬小麦等冬性作物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

A.光周期现象

B.温周期现象

C.春化现象

D.滞育现象

A B C D
25
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小,茸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有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A.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B.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C.高山上蓝、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A B C D
26
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熵值提高

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

C.生态位加宽

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

A B C D
27
瞪羚为了不被猎豹捕食,其逃避能力不断增强,而猎豹为了捕到瞪羚,其捕猎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该现象属于()。

A.他感作用

B.协同进化

C.竞争作用

D.互利共生

A B C D
28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维持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B.保持生态平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A B C D
29
群落的发生过程依次是()。

A.竞争一定居一迁移

B.定居一迁移一竞争

C.迁移一定居一竞争

D.迁移一竞争一定居

A B C D
30
按下列哪一项划分,生态学可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

A.生物类群

B.生物的组织层次

C.生态学的应用

D.生态系统

A B C D
31
寄生食物链是()。

A.青草→羊→虎

B.绿藻→虾→小鱼

C.鼠→跳蚤→细菌

D.蛹→鸡→狼

A B C D
32
用浅蓝色薄膜育秧与无色薄膜相比()。

A.前者秧苗及根系都较粗壮

B.前者插后成活快,分蘖早而少

C.后者生长茁壮,叶色浓绿

D.后者粗纤维和粗淀粉以及含氮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较高

A B C D
33
蚕豆的幼苗种植在月桂这种有强烈香味的植物下面,蚕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这是植物的()。

A.密度效应

B.种群调节

C.竞争作用

D.他感作用

A B C D
34
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A.草本群落

B.苔藓群落

C.大型真菌群落

D.地衣群落

A B C D
35
杨树→蝉→螳螂→黄雀→蛇→鹰是→条()。

A.草牧食物链

B.腐生食物链

C.混合食物链

D.寄生食物链

A B C D
36
人类利用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能使环境污染和破坏降到最低限度,保证社会稳定地向前发展。这些能源为()。

A.可再生能源

B.不可再生能源

C.直接能源

D.再利用能源

A B C D
37
下列有关次级生产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级、三级消费者不能同是次级生产者

B.生态学中没有三级、四级生产力

C.次级生产是异养生物有机体再利用的过程

D.动物性生产都称为次级生产

A B C D
38
决定陆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最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降水

B.风力和温度

C.温度和降水

D.温度和光照

A B C D
39
下列属于r-对策生物的是()。

A.老虎

B.大熊猫

C.猫头鹰

D.蝗虫

A B C D
40
某一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

A.群系

B.群落

C.群丛

D.种群

A B C D
41
山地的方位对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是()。

A.北坡森林上界比南坡高

B.东坡与西坡及东北坡和西南坡日照时数多,其次为东南坡和西北坡

C.南坡或东北坡最暖和,而北坡或西坡最寒冷

D.辐射收入南坡最多,北坡最少

A B C D
42
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A.海克尔

B.坦斯利

C.马世骏

D.竺可桢

A B C D
4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土壤水分与土壤养分有关,并能调节土壤的温度

B.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

C.土壤水分过少,使土壤内的好氧性细菌氧化作用减弱,造成土壤贫瘠

D.土壤水分过多,使土壤内生物的还原反应减慢,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A B C D
44
下列有关种群容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A B C D
45
生态学学派分化是在()。

A.生态学的萌芽时间

B.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C.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D.现代生态学时期

A B C D
46
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A.1~2

B.2~3

C.3~4

D.5~6

A B C D
47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

A.种群衰退

B.种群平衡

C.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

A B C D
48
1866年首次定义生态学一词的海克尔是()。

A.美国生态学家

B.德国生物学家

C.古希腊哲学家

D.英国植物学家

A B C D
49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是()。

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

B.17世纪到19世纪末

C.19世纪

D.20世纪10~30年代

A B C D
50
浮萍属于()。

A.浮水植物

B.沉水植物

C.挺水植物

D.多浆植物

A B C D
51
北半球亚热带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

A.针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A B C D
52
甲乙两个群落的交错区中的物种数通常()。

A.少于甲的物种数

B.有多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

C.等于甲的物种数

D.有少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

A B C D
53
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出现的次生裸地,与原生裸地()。

A.差异极大

B.有些差异

C.差异不大

D.没有差异

A B C D
54
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A.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C.阿伦法则

D.贝格曼法则

A B C D
55
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叙述是()。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

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

A B C D
56
60. 生物种群密度增加引起种群内部的变化,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影响生物的作用是()。

A.内禀效应

B.互补效应

C.他感效应

D.密度效应

A B C D
57
生态学巩固时期,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主要是指()。

A.生态学概念的提出

B.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

C.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

D.生态学的广泛应用

A B C D
58
在环境条件没有限制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率为()。

A.最大增长率

B.最小增长率

C.内禀增长率

D.最佳增长率

A B C D
59
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

A.植物个体的迁移和散布

B.动物个体的迁移和散布

C.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

D.植物繁殖体的爆发

A B C D
60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范围的是()。

A.发展农村沼气

B.实行秸秆还田

C.利用风能

D.现代化耕作

A B C D
61
下列有关耐性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耐性可以人为加宽

B.生物对不同因子的耐性不同

C.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耐性不同

D.生物的耐性是随时改变的

A B C D
判断题()
62
落叶阔叶林的季相变化比常绿阔叶林明显。()

A.对

B.错

A B
63
第一性生产是指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A.对 B.错
A B
64
在稻田里,如果水稻植株密度低,个体发育条件好,有效分蘖多,每穗粒数多,稻粒大;如果种植密度高,个体发育条件不变。()

A.对

B.错

A B
65
各种物质只有借助于水才能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

A.对

B.错

A B
66

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A.对

B.错

A B
67
在微酸性条件下,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最差,不利于植物生长。()

A.对

B.错

A B
68
生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不同,其中在生殖阶段的耐受性范围最宽。()

A.对

B.错

A B
剩余时间00:00:00
暂停
返回列表 下次再做 下载
答题卡 0 / 68
单选题每题1分 共6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判断题每题1分 共7题
62 63 64 65 66 67 68
保存进度,下次继续
交卷
网络错误!2. 提交成功! 3.提交失败!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