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各种建筑材料热工性能的主要指标是( )
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C.遮阳系数 D.可见光透射比
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细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且无垃圾、泥块等杂物
A.2% B.3% C.4% D.5%
某夏热冬冷地区办公楼,地板面积20m2,窗户面积6m2,可开启的部分应是( )m2
A.1.0 B.1.2 C.1.5 D.1.8
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是为了保证墙、柱满足( )要求
A.受压承载力 B.受剪承载力 C.局部受压承载力 D.稳定性
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项目不包括( )
A.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B.立杆的沉降和垂直度 C.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 D.安装的红色警示灯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mm
A.30;60 B.40;70 C.30;70 D.40;60
圆柱中纵向钢筋沿周边均匀布置,并不应少于( )根
A.4 B.5 C.6 D.8
基坑发生坍塌以前的主要迹象有( )
A.周围地面出现裂缝,且不断扩展 B.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 C.环梁或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小,没有持续发展 D.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 E.大量水土不断涌入基坑
【背景资料】 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m2,地下1层,地上4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工期自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工程承包范围为图纸所示的全部土建、安装工程。 合同造价中含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12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2010年5月12日,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造成施工现场部分围墙倒塌,损失6万元;地下一层填充墙部分损毁,损失10万元;停工及修复共30d。施工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事件2:用于基础底板的钢筋进场时,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单位只进行了钢筋规格、外观检查等现场质量验证工作后,即准备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3:截止2010年8月15日,建设单位累计预付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 事件4:工程竣工结算造价为5670万元,其中工程款5510万元,利息70万元,建设单位违约金90万元。工程竣工5个月后,建设单位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款项,欠款总额1670万元(含上述利息和建设单位违约金),随后施工单位依法行使了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事件5: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按“制造成本法”核算了项目施工总成本,其构成如下:直接工程费为4309.20万元,措施费为440.80万元,规费为11.02万元,企业管理费为332.17万元(其中,施工单位总部企业管理费为220.40万元)。
问题 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事件2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还应做哪些现场质量验证工作? 事件3中,建设单位预付的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的金额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事件4中,施工单位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可获得多少工程款?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起止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按制造成本法列式计算施工直接成本、施工间接成本和项目施工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