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题库

二级建造师考试题库

2016年04月26日《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每日一练

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不属于路基质量检验中土方路基实测项目的是(     )

A. 压实度
B. 弯沉值
C. 宽度
D. 土的强度

A B C D
2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定,人工挖孔桩允许的最大深度为(     )m

A. 10
B. 15
C. 18
D. 20

A B C D
3

某道路施工中发生边坡滑坡事故,20人被埋,经抢救14人生还,6人死亡,8人重伤。该事故属于(     )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A B C D
4

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 )

A. 优良、合格与不合格
B. 合格与不合格
C. 优良、中等、合格与不合格
D. 优质、合格与不合格

A B C D
5

可用于测定路基土方最佳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是(     )

A. 灌砂法
B. 环刀法
C. 重型击实试验法
D. 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A B C D
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不得分;。)
6

下列后张法预制梁的施工步骤中错误的有(     )

A. 梁板的振捣以插入式为主,附着式为辅
B. 张拉机具应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
C. 预应力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理论伸长量作为校核
D. 预应力张拉,孔道冲洗后,立即压浆
E. 采用单端压浆,直到另一端流出水泥浆即可

A B C D E
7

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有( )

A. 计重收费系统
B. 视频监视系统
C. 交通信号监控系统
D. 调度指令电话系统
E. 有线广播系统

A B C D E
简答题(请根据背景资料,按要求作答)
8

背景资料:
某西南地区二级公路位于山岭区,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10m。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获得K0+000~K10+000段施工任务。工程推进到当年4月,进入梅雨季节。由于进度要求,不许全面停工,项目部根据情况,决定按“雨期施工”进行组织部署,并提出以下工作安排及施工要求:
(1)雨期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对选择的雨期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期施工组织计划。
②应修建施工便道并保持晴雨畅通。
③住地、库房、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都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点或高地上,并应远离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一定的安全距离。
④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期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⑤应储备足够的生活物资。
(2)K0+500~K0+500段属填方路堤,原设计采用附近的轻度膨胀土进行回填,由于雨期施工,项目部要求,掺杂部分砂性土进行施工。
(3)制定填挖方施工注意事项,其中包括:
b)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单向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
c)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
d)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季过后整修到设计坡度。
e)土质路堑挖应一步到位,一次性挖至设计标高,并在两侧挖排水沟。
f)雨季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水平设置。边坡应按设计坡度自上而下层层刷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问题:
1.膨胀土的特性有哪些?
2.补充雨期施工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
3.背景中第(2)条关于膨胀土填筑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指出背景中关于施工注意事项中错误之处。

9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大于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mm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2)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本路段选用CA25D和YZT1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
(3)试验路段的结果: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三种松铺厚度20cm、30cm、40cm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他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cm。
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此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1.K19+100~I<20+100路段的土质分析是否正确?该土质能否直接作为路床填筑材料?
2.填料最佳含水量试验可以用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适用范围。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什么?
3.在填筑过程中施工方对碾压层做出的合格判断是否合理?为什么?
4.本工程出现弹簧现象的根本原因何在?处理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10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7×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并作了以下主要检验内容:混凝土强度、T梁的宽度和高度、梁长、支座表面平整度以及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在质量控制方面,开展了主梁预制和现浇混凝土强度、支座预埋件位置、主梁高差、支座安装型号与方向等的控制。

问题:
1.施工单位对预制T梁的实测项目是否完备?
2.在质量控制方面,还应开展哪些质量控制?

剩余时间00:00:00
暂停
返回列表 下次再做 下载
答题卡 0 / 10
单选题每题1分 共5题
1 2 3 4 5
多选题每题2分 共2题
6 7
简答题每题20分 共3题
8 9 10
保存进度,下次继续
交卷
网络错误!2. 提交成功! 3.提交失败!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