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温条件下,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养护时间至少应( )天
A.5 B.6 C.7 D.8
浅埋暗挖法与“新奥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 )
A.采用超前注浆加固 B.根据土质确定合适的开挖进尺 C.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D.及时支护
在无地下水的均匀土层中开挖4.5米深基坑,如果坑顶无荷载,基坑坑壁坡度不宜大于1:1的土类是( )
A.砂类土 B.砾类土 C.粉土质砂 D.黏质土
某贮水池设计水深6 m,满水试验时,池内注满水所需最短时间为( )d
A.3.5 B.4.0 C.4.5 D.5.0
有机垃圾厌氧填埋是一种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快速转化为( )的厌氧消化技术
A.臭氧 B.氨 C.甲烷 D.乙醇 E.甲醛
污水一级处理应有的工艺流程( )
A.格栅 B.沉砂池 C.沉淀池 D.氧化沟 E.活性炭吸附
【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2台50t履带式起重机,以双机抬的吊装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式起重机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式起重机驾驶室,将一名起重机驾驶员当场砸死,另有一人受重伤。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志,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和对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在报告上级以后,项目经理指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企业安全部门和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也赶到现场参与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1)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2)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式起重机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式起重机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式起重机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长边都几乎与履带式起重机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3)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4)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问题 事故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签报程序的规定是什么?
上述背景资料中(1)、(2)、(3)、(4)4种现象分别违反了哪些安全控制要求? 按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还应有哪些人参与调查? 对事故处理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 某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计价方式招标,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110d。施工合同中约定: (1)工期每提前(或拖延)1d,奖励(或罚款)3000元(含税金)。 (2)各项工作实际工程量在清单工程量变化幅度±10%以外的,双方可协商调整综合单价;变化幅度±10%以内的,综合单价不予调整。 (3)发包方原因造成机械闲置,其补偿单价按照机械台班单价的50%计算;人员窝工补偿单价,按照50元/工日计算。 (4)规费综合费率为3.55%,税金率为3.41%。 工程项目开工前,承包方按时提交了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并获得发包方工程师的批准。 根据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工作8和工作I需要使用同一台机械施工。该机械的台班单价为1000元/台班。 该工程项目按合同约定正常开工,施工中依次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作C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方案调整,导致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d,造成承包方人员窝工50个工日。 事件2:工作I施工开始前,承包方为了获得工期提前奖励,拟订了工作I缩短2d作业时间的技术组织措施方案,发包方批准了该调整方案。为了保证质量,工作I时间在压缩2d后不能再压缩。该项技术组织措施产生费用3500元。 事件3:工作H施工过程中,因劳动力供应不足,使该工作拖延5d。承包方强调劳动力供应不足是因为天气过于炎热所致。 事件4:招标文件中工作G的清单工程量为1750m3(综合单价为300元/米3),与施工图纸不符,实际工程量为1900m3。经承发包双方商定,在工作G工程量增加但不影响事件1~3而调整的项目总工期的前提下,每完成1m3增加的赶工工程量按综合单价60元计算赶工费(不考虑其他措施费)。 上述事件发生后,承包方及时向发包方提出了索赔并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问题 承包方是否可以分别就事件1~4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理由。
事件1~4发生后,承包方可得到的合理工期补偿为多少天?该工程项目的实际工期是多少天? 事件1~4发生后,承包方可得到总的费用追加额是多少?(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以“元”为单位,结果取整)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承建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构筑物包括沉淀池,曝气池及进水泵房,其中沉淀池采用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池体直径为40m,池壁高6m,设计水深4.5m。 鉴于运行管理因素,在沉淀池施工前,建设单位将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变更为现浇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变更协议。
问题: 1. 将背景资料中工序按常规流程进行排序(用序号排列) 2. 沉淀池满水试验的浸湿面积有哪些部分组成?(不需计算) 3. 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变更后的沉淀池底板、池壁、预应力的综合单价分别应如何确定? 4. 沉淀池施工的措施费项目应如何调整? 5. 根据有关事故处理原则,继续张拉施工前还应做好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