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路基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 )时,需修成台阶形式。
A. 1:10
B. 1:8
C. 1:7
D. 1:5
A. 165℃
B. 175℃
C. 185℃
D. 195℃
A. 上面层
B. 下面层
C. 基层
D. 垫层
A. 水平推力
B. 主动土压力
C. 被动土压力
D. 静止土压力
A. 抗冻性能比石灰土低
B. 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强度越高
C. 收缩性大于水泥土和石灰土
D. 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
A. +2.5
B. +3.0
C. +3.5
D. +4.0
A. 实测砂石含水率
B. 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的关系
C. 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及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
D. 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
A. 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B. 压浆完成24h以后,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可以低于5℃
C. 压浆作业每一工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水泥浆试块,标养28d
D. 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
关于城镇桥梁柱式墩台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模板、支架稳定性验算中应考虑风力影响
B. 墩台柱与承台基础接触面应凿毛处理,清除钢筋污锈
C. 柱身高度内有系梁连接时,系梁应与柱分步浇筑
D. V形墩柱混凝土应对称浇筑
A. 当隧道曲线半径过小时,施工较为困难
B. 隧道的施工费用受覆土量多少影响
C. 风、雨等气候条件影响隧道施工
D. 隧道穿过河底或其他建筑物时,影响施工
A. 原水→沉淀→消毒
B.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 原水→澄清→过滤→消毒
D. 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A. 热接
B. 搭接
C. 粘接
D. 叠接
A. 在安装池壁的最下一层模板时,应在适当位置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
B. 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可同时作为顶板的模板立柱
C. 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安装完毕的钢筋进行隐蔽验收
D. 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性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A. 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B. 预试验和主试验
C. 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
D. 满水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A. 导向支架
B. 悬吊支架
C. 固定支架
D. 滚动支架
A. 悬浮物和胶体
B. 某些有机物
C. 溶解氧
D. 钙镁离子
A. 给水管道
B. 热力管道
C. 燃气管道
D. 蒸汽管道
A. 0.4MPa
B. 0.8MPa
C. 1.6MPa
D. 2.5MPa
A. 1.5和5.0
B. 1.0和5.0
C. 1.0和5.5
D. 1.5和5.5
A. 轻轨交通工程
B. 城市公共广场工程
C.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D. 园林古建筑工程
A. 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并达到强度要求
B. 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
C.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 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E. 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A. 改性沥青品种
B. 改性沥青粘度
C. 辗压机械类型
D. 气候条件
E. 铺装层的厚度
A. 长螺旋钻孔
B. 回转钻机成孔
C. 钻孔 扩底
D. 潜水钻机成孔
E. 人工挖孔
A. 工作井建造
B. 掘进出土(泥)
C. 管片安装
D. 地表注浆
E. 衬砌背后注浆
A. 钢筋混凝土桩
B.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 工字钢桩
D. 钢管桩
E. SMW桩
A. 污水管道
B. 雨水、污水合流管道
C. 湿陷土、膨胀土、流沙地区的雨水管道
D. 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合格且设计无要求的管道
E. 单口水压试验合格且设计无要求的无压管道
A. 氮
B. 磷
C. 重金属
D. 致病微生物
E. 锰
A. 施工人员
B. 特殊过程
C. 不合格品
D. 材料质量
E. 机械设备质量
A. 集料级配
B. 平整度
C.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D. 厚度
E. 基层压实度
A. 浇筑温度
B. 散热温度
C. 混凝土出盘温度
D. 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度
E. 混凝土入模温度
1.供水厂厂内施工是否需要搭设围挡?并说明理由。
2.水池模板之间的杂物清扫应采取哪些措施?
3.基坑监测的主要对象除围护桩变形外,还应有哪些监测项目?
4.补充浇筑与振捣措施?
5.针对背景中的渗漏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封堵?
背景资料: 某城市输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m、DN3500mm钢管,采用顶管法施工;工作井尺寸为18m×20m,挖深15m,围护结构为Φ800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 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m改为8.8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 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组织设计的正确做法。
3.本工程哪些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1.对于背景资料中交通导行方案的落实,还应补充哪些措施?
2.事件1中,围挡的设置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纠正?
3.事件2中,按照劳务实名制规定,劳务人员佩戴的工作卡,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4.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管线调查可能存在哪些不足?
1.城市隧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有哪些?
2.喷锚暗挖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包括哪些内容?
3.指出背景材料中有关小导管注浆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4.在砂卵石地层、砂层、黏土层、淤泥质土层中注浆施工时分别宜采用何种方法?
5.喷锚暗挖法隧道施工时进行现场监测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