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某重要的三级旅游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起讫桩号KO+000~K8+300,项目所在区域湿润、多雨,且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路基材料为渗水差的细粒土(渗透系数不大于10- -5cm/s),路面底基层、基层由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路面面层为C30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示意如图2-1所示。

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在路面基层、基层施工前,施工单位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进行了设计,设计流程如图2-2所示: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中,采用振动压实方法确定最大干密度指标。
事件三:冰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工地实验室做了水泥混凝士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1)采用边长为100mm的正方体为标准试件。 (2)发现有蜂窝缺陷,在试验前1d用水泥浆填补修整,并在报告中加以说明。(3)以试件成型时的正面作为受压面进行压力试验。 事件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施工单位做了一段路面试验段。试验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后,施工单位发现路面局部出现龟裂现象。经专家组分析,排除了混凝土过度振捣或抹平、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以及养护不当等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拌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