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人单位
B 派遣单位
C 工会
D 社会保障组织
A 满1年不足5年的
B 满5年不足10年的
C 10年以上的
D 不足1年的
B 职工
C 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
D 用人单位和职工协商
A 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B 年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
C 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 年满18周岁未满22周岁
A 唐某属于未成年人,与甲施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属无效劳动合同
B 因为唐某从事的是临时工作,甲施工单位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C 甲施工单位不得安排唐某从事有毒、有害的劳动
D 甲施工单位可以安排唐某从事有毒、有害的劳动,但必须保证安全
A 小刚未成年,签订劳动合同属无效劳动合同
B 因为是临时工作,可以不签劳动合同
C 不得安排小刚从事有毒有害的劳动
D 可以安排小刚从事有毒有害的劳动,但必须保证安全
A 安排怀孕4个月的李某夜班看护仪表
B 未对未成年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査
C 安排女职工王某从事井下作业
D 安排未成年工进行井下作业
A 安排正在喃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工李某从事资料整理工作
B 安排怀孕6个月的女工钱某从事夜班工作 C 安排怀孕期间女工赵某从事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D 批准女工王某只能休产假120天
A 高处、高温工作
B 低温、冷水作业
C 夜班劳动
D 矿山井下作业
A 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用
B 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低温、冷水作业
C 不得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D 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A 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B 为劳动者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C 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
D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A 按日
B 按月
C 按季
D 按年
A 8小时
B 9小时
C 10小时
D 6小时
A 劳动报酬中的货币工资不包括津贴,补贴和奖金
B 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可以以实物或有价证券等形式代替货币形式支付
C 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D 劳动者在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
A 劳动报酬中的货币工资不包括津贴与补贴
B 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可以以实物或有价证券等形式代替支付
C 劳动者在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工资
D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A 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B 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C 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
D 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
A 实行计件工资的,不受日工作时间的限制
B 建筑工人可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C 企业因特殊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5小时
D 质量事故需紧急处理,不受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A 120%
B 150%
C 200%
D 300%
A 安排17岁的王某担任歌舞厅内的引导员
B 安排怀孕5个月的女工钱某从事夜班工作
C 安排17岁的张某从事国家规定的第4级体力劳动
D 安排女职工李某担任矿井下的安检员
A 安排其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
B 安排其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C 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D 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A 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B 禁止用人单位招收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C 用人单位招收未成年工,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
D 未成年工的工作时间应当比正常劳动者减半
B 职工本人
C 劳动行政部门
D 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
A 12个月
B 16个月
C 18个月
D 24个月
下列选项中,职工不缴纳的保险费有()。
A 基本养老保险
B 基本医疗保险
C 工伤保险
D 失业保险
E 生育保险
E 意外伤害险
A 企业应当为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B 企业不得聘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C 企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的劳动
D 企业不得安排妇女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
E 企业不得安排妇女经期从事国家规定的第4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A 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
B 试用期工资符合法律规定
C 王某及该公司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尚未满1年,无权领取失业保险金
D 王某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与其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无关
E 王某与该公司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故不存在劳动关系
A 失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纳
B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C 生育保险费,由职工自行缴纳
D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E 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