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日内
B 7日内
C 10日内
D 15日内
A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 必须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 可以向人民法院
D 必须向人民法院
A 可以申请人民法院
B 必须申请人民法院
C 可以申请公安局
D 可以申请仲裁庭
A 甲为上诉人
B 甲应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上诉
C 甲已口头表示上诉,可在上诉期后补交上诉状
D 上级人民法院接到上诉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应当立案审理
A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
B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强制执行
C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 劳动行政部门强制执行
A 3个月
B 6个月
C 12个月
D 24个月
A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 向人民政府的信访部门投诉
D 向劳动监察部门提起行政诉讼
A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 仲裁庭
C 人民法院
D 监理工程师
A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B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C 因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D 因建设工程合同发生的争议
A 张某与该企业进行协商
B 张某与企业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C 张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 张某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应当先申请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B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自行和解
C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工会代表、劳动行政部门代表组成
D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向劳动者住所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 向政府信访部门投诉
A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C 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A 2014年10月8日
B 2015年10月8日
C 2015年11月1日
D 2016年11月1日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组成。
A 职工代表
B 用人单位代表
C 工会代表
D 法院人员
E 公安人员
A 调解
B 协商解决
C 仲裁
D 诉讼
E 强制执行
A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B 双方必须先经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的,才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3年
D 仲裁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E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优先受理
B 优先开庭
C 及时裁决
D 快速结案
E 先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