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题库

二级建造师考试题库

2016年03月11日《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每日一练

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关于井巷爆破的炮眼装药,表述正确的是(     )

A.周边眼应采用耦合装药
B.正向装药的炮眼利用率较高
C.炮眼填塞炮泥有利于提高爆破效果
D.连续装药能加强岩石的破碎和降低大块率

A B C D
2

拱形可缩性金属支架适用于(     )的巷道支护

A.地压大
B.地压稳定
C.围岩破碎    
D.围岩变形量小

A B C D
3

冻结法立井施工,其冻结深度应穿过风化带进入稳定的基岩(   )以上。基岩段涌水较大时,应加深冻结深度。

A.3m
B.4m
C.10m
D.6m

A B C D
4

砌块的吊装一般按施工段依次进行,一般以一个或两个单元为一个施工段,进行分段流水施工,其次序为(   )

A.先外后内,先远后近,先上后下    
B.先外后内,先近后远,先下后上    
C.先内后外,先远后近,先下后上    
D.先外后内,先远后近,先下后上

A B C D
5

下列不属于井筒表土普通施工法的是(   )

A.井圈背板普通施工法
B.吊挂井壁施工法
C.板桩施工法
D.冻结法

A B C D
6

巷道与硐室钻眼爆破施工时,当采用凿岩台车钻眼时,炮眼的深度一般取(   )

A.1.0~1.5m
B.1.5~2.0m
C.1.8~3.0m
D.2.5~3.0m  

A B C D
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不得分;。)
7

井巷贯通的形式有(   )

A.一井内巷道贯通    
B.两井内巷道贯通  
C.立井贯通    
D.两立井贯通
E.井巷综合贯通

A B C D E
8

关于土桩与灰土桩的说法,错误的的有(   )

A.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B.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  
C.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D.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  
E.土桩与灰土桩对于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25%的土,均不宜采用

A B C D E
简答题(请根据背景资料,按要求作答)
9

1.背景
某施工队承担了一巷道的施工任务,该巷道净断面为16m2,长800m,锚喷支护。地质资料显示,工作面涌水量较小,围岩中等稳定,因距煤层较近,工作面有瓦斯涌出现象。施工单位编制、报审了施工技术措施,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多台气腿凿岩机打眼,炮眼深度均为2.4m,反向装药。为保证光面爆破效果,周边眼布置在断面轮廓线上,选用高密度、高爆速的炸药;采用不耦合装药的方式。
技术措施经审核修改后组织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一次爆破作业后,检查发现工作面有5个瞎炮和3个距瞎炮较远、深度约0.8m的残孔。为了处理瞎炮,施工人员立即用水冲洗了残孔,并对其进行钻眼加深,然后装药重新引爆5个瞎炮。
事件二:工作面爆破后,施工班级及时进行了通风和安全检查,然后利用气腿式凿岩机打设顶部锚杆孔。施工中顶板发生了局部冒顶事故,致使3名工作重伤。
2.

问题
1)指出原施工技术措施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2)事件一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应如何去做?
3)分析并列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

 
10

1.背景
某施工队承担了一巷道的施工任务,该巷道净断面为16m2,长800m,锚喷支护。地质资料显示,工作面涌水量较小,围岩中等稳定,因距煤层较近,工作面有瓦斯涌出现象。施工单位编制、报审了施工技术措施,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多台气腿凿岩机打眼,炮眼深度均为2.4m,反向装药。为保证光面爆破效果,周边眼布置在断面轮廓线上,选用高密度、高爆速的炸药;采用不耦合装药的方式。
技术措施经审核修改后组织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一次爆破作业后,检查发现工作面有5个瞎炮和3个距瞎炮较远、深度约0.8m的残孔。为了处理瞎炮,施工人员立即用水冲洗了残孔,并对其进行钻眼加深,然后装药重新引爆5个瞎炮。
事件二:工作面爆破后,施工班级及时进行了通风和安全检查,然后利用气腿式凿岩机打设顶部锚杆孔。施工中顶板发生了局部冒顶事故,致使3名工作重伤。
2.

问题
1)指出原施工技术措施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2)事件一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应如何去做?
3)分析并列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

 
11

1.背景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³/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³/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³/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2.

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剩余时间00:00:00
暂停
返回列表 下次再做 下载
答题卡 0 / 11
单选题每题1分 共6题
1 2 3 4 5 6
多选题每题2分 共2题
7 8
简答题每题20分 共3题
9 10 11
保存进度,下次继续
交卷
网络错误!2. 提交成功! 3.提交失败!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