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题库

二级建造师考试题库

2016年03月31日《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每日一练

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关于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摊铺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风干处理,保持基层表面干燥
B.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C.每日工作结束,施工缝应该设置在胀缝或缩缝处
D.因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中断浇筑时,可设临时工作缝

A B C D
2

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或底基层,其颗粒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且级配宜接近(     )

A.圆锥曲线
B.圆滑曲线
C.直线
D.折线

A B C D
3

拱桥的承重结构以(     )为主

A.受拉
B.受压
C.受弯
D.受扭

A B C D
4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中为关键项目的是(     )

A.纵断高程
B.弯沉值
C.宽度
D.平整度

A B C D
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不得分;。)
5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主要工序包括有( )

A.砌筑基础
B.基坑回填
C.铺设拉筋
D.砌筑墙身
E.填筑反滤层与墙背回填

A B C D E
6

对无机结合料基层的混合料摊铺,当没有摊铺机时可以采用摊铺箱摊铺混合料,也可以用自动找平平地机辅以人工整平,该做法适用的公路等级为(     )

A.一级公路
B.二级公路
C.三级公路
D.四级公路
E.高速公路

A B C D E
简答题(请根据背景资料,按要求作答)
7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全长48.7km的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该工程路面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
(1)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底面层施工时在基层上洒透层油。在中底面层上喷洒粘层油。
(2)试验段开工前一个月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试验人员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
(3)混合料的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摊铺施工。

问题:
1.逐条判断以上出现的情况是否妥当?如不妥当,请改正。
2.对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运输有何要求?

8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白改黑”工程,即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工程,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如下:

施工单位采用直接加铺法施工,对破损严重的板块进行凿除,并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定位→A→制浆→灌浆→B→交通控制及养护→弯沉检测。
经弯沉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所有面板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旧路面接缝进行了处理,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加铺施工。
整平层与下面层采用SK-70普通沥青,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SBS SK-70改性沥青,采购材料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填写《材料试验通知单》,并交项目实验室,由实验室主任指派实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然后进行性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项目部与供应方签订了供应合同,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实验人员检查了出厂合格证,并认真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确认合格,用于该工程。
为保证边施工边通车,开工前项目部向媒体发布了施工信息,并确定了施工区的范围及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在施工区两端设置了安全标志,所有施工车辆均配置黄色闪光标志灯,现场足额配备了专职安全员。

问题:
1.写出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中A、B工序名称。
2.上面层中“AC”和“16”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3.结合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完后铺筑整平层前,应浇洒什么功能层?并简述其作用。
4.指出项目部材料试验管理中的错误做法,并给出正确做法。
5.写出专职安全员数量配置的标准?

9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施工,K20 300处有一座主跨为5×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中间桥墩均为水中墩,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吊装,梁体采用后张法施工,制梁场设在一侧桥头挖方路基上。
事件一:施工单位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制定了以下测量管理制度:
制度一: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项目生产副总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制度二: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如果书写错误,必须用涂改液进行涂改。
制度三: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A”的原则。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事件二: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人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张拉过程中第2片梁的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的断丝现象,据统计,断丝数量超过设计规定的允许数量。
事件四:施工单位购买了定型钢模、脚手架等,并按周转材料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使用和管理。对于定型钢模的价值摊销,施工单位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

问题:
1.改正制度一、制度二中的错误。
2.写出制度三中的“A”原则是什么原则?
3.写出事件二中双控的具体做法。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应该如何处理?
5.事件四对定型钢模的价值摊销是否正确?为什么?
6.除了背景中采用的摊销方法,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还有哪些?

10

背景资料:
某桥梁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为确保基础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做好完工后的检验工作。

问题:
1.扩大基础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有哪些?
2.钻孔灌注桩主要的质量控制点有哪些?
3.明挖地基的主要检验内容有哪些?

剩余时间00:00:00
暂停
返回列表 下次再做 下载
答题卡 0 / 10
单选题每题1分 共4题
1 2 3 4
多选题每题2分 共2题
5 6
简答题每题20分 共4题
7 8 9 10
保存进度,下次继续
交卷
网络错误!2. 提交成功! 3.提交失败!
知道了